再谈如何带好小同修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很多同修都困惑如何带好小同修,为此大伤脑筋,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个,但现在完全从其中解脱出来了,不再用人心想问题,没有了常人式的烦恼,有的是在大法中修的平静、坦然,对师对法的坚信使我很踏实。
我家的小同修问题很多,礼貌不好,没规矩,学习成绩班级倒数五名以内。上课不仅是不听讲那么简单,是心思根本不在听课状态上,纪律不好,好动、管不住自己,都三年级了,智商、理解问题的能力却在学前班的水平,老师都头疼的没办法。用一个老同修的话说:“这孩子除了学法好外,其它的都不行。”我无语的同时,真是不知所措,但内心十分清楚:无论什么原因,我多年以来不管孩子这个漏,今天终于体现出来了,现在我该补上这个漏了。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带不好小同修的借口。

怎么补呀?由于心性不成熟,不能在法上认识法,我开始全面的向外找,找有经验的教育老师学习,去听教育专家的讲座,找课后辅导班,找当老师的同修交流,再把孩子送到当老师的同修那里去教育,把正见网的连载《我家孩子健康成长》几乎全部看完,这一系列程序下来我一无所获,孩子无动于衷,依然如故。所有的老师也都表示出没有别的办法。

在一系列的向外找的碰壁中,我把所有的方法都否定了,我发现任何人、任何方式的教育都几乎是拿某个或几个成功教育的案例来说事,这是完全偏离的,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代表不了所有孩子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所有有问题的孩子。这种所谓教育的成功本身就是狭隘的认识。人在三界内无论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根本,都在人各有命的天理中。如果自己是修炼人,用人的所谓教育成熟理念来解决修炼人的问题就更不可能。回头想想自己曾经的做法都幼稚可笑,修炼人的做法不在法上,怎么会有好结果?

在这过程中我不断找出各种人心和错误观念(详见明慧网2011年4月20日文《珍惜家庭修炼环境 带好小同修》),不断修正自己。在今年过年后,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知道该如何做了。

孩子从小就学法,喜欢学法、喜欢当修炼人,他也离不开大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的不如常人的孩子,为什么呢?很多同修也问过这问题:为什么孩子学法不得法?其实不是这样的。一方面,学法是从微观中改变,我们期待学法后达到的改变那不是法的标准,准确的说是我们人心的标准。说学法不得法在潜意识中有对法不坚信的因素。另一方面可真要静下来问问自己了,说孩子是师父的小弟子,可是法学了多少?用心去学了吗?学法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呢?说是师父的小弟子,功炼的如何?平时真正修心了吗?真按照师父的话去做了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意识到,自己和孩子真修实修的程度不够,说是大法小弟子是徒有虚名,师父管的是修炼的人啊,没真修是骗不了师父的,达不到标准,谁都上不去呀,没个修炼人的样儿咋还好意思跟师父讨要修炼的成果呢?说起来真是脸红,也是对法的大不敬。找到了这个根本的原因和距离法要求标准的差距,思路明确了,我知道如何去做了,与其说教育他,不如说是和小同修一起实实在在的修炼,做到天天学法,炼功、发正念,在心性上提高,做当天的心性上的交流,各自找出各自的不足,下次改正。

做个实实在在的修炼人,持之以恒的修下去。有了问题不怕难,那是修炼中要过的关,只要我们善于改正,每天都发现和去掉心性上的不足,那结果必然是缺点越来越少,变好的部份越来越多,最终一定会好的,结果是必成的,还想它干什么。我就相信师父相信大法,什么学校里邪恶的党文化的灌输对孩子的影响啊,什么都不怕,我们大法弟子这么多,被党文化灌输几十年不都在法中归正了吗?师父没打过我们一下,骂过我们一句,那些曾经吸毒的,吃喝嫖赌的,家庭危机的在大法中都自然归正了,小同修的这点问题在大法中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只要修就一定会好。

我不再期待那种“速成”的教育,修炼人直到修炼的最后一天都在被考验着行和不行,只想带好师父放我身边的这个小同修,与他携手同走归真之路。在学法中,我什么都明白了,师父什么都讲的清清楚楚,《转法轮》真的是足够了,真是象师父所说的:“只要按照那部书去修、去学,什么都能解决,什么都能得”(《在新唐人电视讨论会上的讲法》)。

我也不再为难因孩子不好的表现而难于启齿向老师证实大法,大法好就是大法好,我们修的好不好,大法都是好,我要告诉你大法好。我也会很坦诚的找出不足,诚恳的和老师沟通。我的心一放正了,这才没过多长时间,老师看到孩子在渐渐的進步,听课的状态好多了,老师被孩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并号召全班孩子保护他的单纯与善良。

前方的路还很长,需要修的东西太多,教育孩子也好,孩子接受教育也好,都在修炼其中。内心中充满对师父无限的感恩,有师父的呵护什么都不是问题,默默的实修,静静的在法中被大法同化,成为新宇宙的生命。自在坦然,一点都不难。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