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唐时期与师父结缘四处征战中,看到的人与人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
我是一名青年大法弟子,有段时间与几个得法早的老弟子组成了一个长时间发正念的学法小组。有一次我们正准备发正念,那时我们还处于自我清理状态,我的天目看到了这一情景:在唐朝初年、还未完全统一的年代,我是天赐玄甲兵其中的一员,也是玄甲兵的一名教头。当年太宗李世民、包括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恭、李靖带领几十万兵马将王世充围困在了洛阳城内,因为洛阳城本来就急缺粮草,所以我们大唐军队当时就等待王世充自毙。但这时却有人传来消息说,窦建德已率领十万兵马正向洛阳城赶来支援王世充。在窦建德的军队还未到达的时间段里,李世民就下达了命令,让我在大唐军队里选出三千人马来对抗窦建德。当时我就带着疑问的态度说:“二殿下,三千人马怎么能打得过十万人呢?”李世民回答道:“你按我说的去做就可以。”
于是,我与李世民开始了在军队中的选拔,在过程中我们先看士兵的武艺怎么样,然后更主要的是看一看被选拔的士兵在军队当中有没有与其他人齐心、默契配合的精神,我们足足用了十三天的时间选够了三千多人马后,给这三千多人马配备了最先進的利器,编制成了“玄甲队”,玄甲队被编制为六个队伍:一千人弓骑兵队伍、一千人长枪兵队、一百辆投石战车队(一车2人)、二百辆射箭战车队(一车2人)、三百辆火炮战车队(2人用一个大炮)、四百名弓弩手队。
当“玄甲队”编制好后,军队里精通周易、八卦的军师徐茂公先看了一下风水,然后又算出了窦建德大军的落脚之地,同时又推算出了玄甲队在哪一块风水宝地是攻击窦建德的最佳之地。于是李世民就率领玄甲队在徐军师推算的那块风水宝地驻足,等待窦建德大军的到来。当窦建德的大军来到之后,果然在徐军师算出的那个地方落脚摆起了阵势。开始,李世民命令玄甲队先按兵不动,观察一下敌军的迹象,当敌军冲杀过来时,李世民立即命令投石战车队、射箭战车队、火炮战车队、弓弩手队向敌军发起了远攻,一块接一块的大石头、一支支弓箭、一个接一个的炮弹就像暴雨一样射向敌军中,就这样在短时间内使窦建德的兵马造成了兵慌马乱的现象,这时李世民就趁机命令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恭、李靖这四位将领及其剩余的、还未参战的两千人马(弓骑兵队、长枪兵队)向敌军杀了过去,当时我也在其中,我们这两千多人在与敌军的激战中,个个凭着默契的配合、高超的武艺、先進的利器,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气势压过敌军,将他们个个击破,最终我们活捉了敌军的将领窦建德,俘获窦建德几千人马,绝大多数都被打的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王世充的援军就这样被打败了。
王世充得知自己的援军被打败、盟友及其几千人被俘后,一时间就像崩溃了一样,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主动开门向李世民投降了,之后我们占领了洛阳城,用囚车将窦建德、王世充押往长安,听候唐王李渊的处置,从此大唐统一了全国。
看完这一场景后,我个人认为:师父之所以让我看到这些,肯定是告诉我要更加精進,同时也证明了如果我们大法弟子在做证实法的工作当中,都能像“玄甲队”这样有着默契的配合,关键时刻放下自我、全身心的投入到证实法当中,那我们整体效果就会好,法力肯定也会很大。“他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就是他的事。我们不讲什么常人的团结,那是一种强求的表面形式,你们是修炼者,你们有更高的境界。”[1]再有,大法弟子在做讲真相工作、证实法的项目或者是营救被迫害、被抓的同修时,不在于参与的人数多少,关键是参与的人心正不正、齐不齐。如果参与的人念很纯、心也很正、很齐,那么即使是人再少我想打出去的功照样可以达到“正念一强真的跟神一样力可劈山”[2]的效果;但是反之,参与的人即便再多可能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就像当年“南宋时期岳家军在一场战役中只用了五百人马就打败了金兀术的五十万人马”、“斯巴达三百勇士杀掉敌军两万人直到最后一人倒下”、“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桂林之战,桂林当地参战的百姓加上士兵(2万人)在兵员老龄化、短缺;武器简陋的情况下依然给予日军的精锐部队(十几万人)很大的重创,使得日军损失惨重”。这足可以证明,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齐心和默契的配合。
同修们,不管怎么说,师父让我们修出的是“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3],我们在关键时刻一定要证实大法,不要证实自己。如果我们大法弟子真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齐心、默契,同时能放下自我,那我们很快就会形成“象金刚一样,坚如磐石,谁也动不了,邪恶看着都害怕”[4]的整体力量,将邪恶解体至尽,同时修好自己,救度无量众生,向师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层次有限,有不当之处,还望同修指正。
注:[1]李洪志师父经文《法轮大法 各地讲法二》- 二零零二年华盛顿DC法会讲法
[2]李洪志师父经文《法轮大法 各地讲法十一》- 二零一零年纽约法会讲法
[3]李洪志师父经文《法轮大法 精進要旨》- 佛性无漏
[4]李洪志师父经文《法轮大法 各地讲法七》- 美西国际法会讲法
(转自正见网)
* * *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