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并进 坚不可摧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在这正法的最后时期,如果我们任何时候都将大法放在第一位,为众生着想,每个弟子都能够做到,所形成的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同修间出现任何矛盾和隔阂,这里面都有个人的执著,发现对方的执著和掩藏很深的心,没有及时给对方指出来,当对方出现问题卡在那里时,马上说:“你看看他,那个执著,迟迟不去掉,还总来人的那一套,都什么时候了,还不精进,麻烦都是他自己招来的。都是自己执著心造成的。”

其实,我们不应该指责别人如何如何。为了整体,同修间应该多些关心,多些鼓励和理解,而不是相互埋怨和指责。

当我们发现身边同修出现问题却没有及时协助其清理,也是对不正的因素的承认和默许,然而大法弟子今天就是要正一切不正,沉默是在消极地承受,也是在滋养着邪魔,从而给其提供迫害和干扰的借口。为什么同修的问题让我们遇到,这里面有需要我们去归正的不正的东西在。漠视也说明我们自己还没有把自己正过来。

当看到别的同修出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他出现那个问题了,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执著,告诫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告诫自己要做好。无形中还是没有走出自我,还是把自己和自己的提高放在了第一位,而不是在向内找的同时帮助同修也做好。体现出了一个“私” 。

我看到了自身的问题。我把自己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把同修的事当做同修的事去办,充其量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帮助同修,很少把同修的事也当做自己的事去办。还是一个私。认识到这些,我开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

当我得知与我相邻城市的一位西人老学员只是炼功和学法,从不出来讲真相,很着急,建议其他同修和我一起去他的那个城市找他,我们驱车来到那里,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那个学员。起初我想和他好好谈谈目前的正法形势和走出人来讲清真相的重要性。不过有一个同修提议我不要有在学员之上的心,尽可能地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他这几年都没有出来讲真相,肯定是对法的认识和自身都存在问题。我们不能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想他。

他每周一次到社区炼功,我们从今天开始加入,然后多创造机会和他一起学法,一点点地影响他。我认为同修的提议很好,那天我们和这位西人学员在一起炼功,他非常高兴我们的到来,一个劲地乐个不停,我们看到他每套功法的动作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就耐心地给他纠正,那以后我和一位同修几乎每周同一时间都坐车去那里和他一起炼功,学法,他很感动,而且越来越精进。

2个月后,我们主动到他所在城市的闹市区洪法并邀请他加入,他欣然接受,那天是他第一次向路人派发传单,对他的心灵冲击很大。当遇到路人说“No. Thanks.”(不要,谢谢。),他马上脸绷得很紧,好像难于接受。每隔一小段时间他都要坐在商业街的长椅上平稳情绪,每遇到路人的拒绝,他的心态就受影响。一天下来,他虽然很累,但我们看到终于迈出了对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我们和他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很自私,我的心很难受,但我们谁都没有指责他,而是要求我们自己要做好,我们一如既往地到他那里和他一起炼功、学法,无论是风天还是雨天,同时我们还邀请他一起参加我们大型学法和洪法活动,他一点点开始变化,从对法的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升华。不知从何时起,他也开始经常坐车到我们的城市,和我们一起炼功、洪法。有一天,他主动拿出钱,想买一些传单自己去派发。还有一次在大型学法活动上他主动和其他同修反复学了几句中文,在回程的站台上,只见他手拿一本中文真相小册子,径直向一位正在等车的中国人走去,用生硬的中文说:“你好,法轮大法好,请了解法轮功。”我和同修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举动,我们会心地笑了。现在,他已经自费在他们地区每周开设2个晚上教功和学法班。他一点点地溶入了集体环境中。

当学员自己把握不好,做不好的时候,这种低谷时期,正是需要同修在法上帮助之时。我们应该多给对方带去心灵的慰藉和温暖,减少对方的各种顾虑,多从理性上切磋和鼓励,增添对方修炼的信心。我们的心是祥和的,那展现给他人的也是纯正的能量场,大法弟子凝聚在一起威力无边。

今天,我们海内外大法弟子是一个整体,在海外对大陆同修的各种声援活动,国内同修没有直接参与但可以正念对待,去配合,而不是看似与己无关,就不参与。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讲真相、声援。包括对待大法网站,我们不仅仅是浏览了就完事了,我们也要用正念对待,及时清除每一个被曝光的被迫害的地区和场所的邪恶。

我理解一个真正伟大的觉者,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具有圆容的智慧和豁达宽广的胸襟,能够包容生命。我们同是最伟大的法造就的生命,同为师尊的弟子,同是法的一粒子,出现问题就去归正。当我们真正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的时候,残余邪恶的力量将瞬间瓦解。

让我们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共同开创法正人间的春天。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