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评论:-------倡议书:中共窃国日,中华国殇日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共窃国建政第五十六年。中国民衆爆发大规模的退党潮,中国大陆民衆纷纷将自己的退党声明通过突破网络工具传递到海外,还有大量民衆因爲无法上网或其他原因,无法将退党声音传递海外,一些退党声明张贴在中国大陆公共场所。
海外民间志愿机构“退党服务中心”、全球告别中共大联盟、全球人权新闻自由同盟、华府论坛等民间机构发出倡议,将“十一”变成控诉中共的“国殇日”,把十月变成告别中共的“全民觉醒月”。

参加倡议的机构仍在陆续增加••••••

倡议书的全文如下:

1949年十月一日,中共,这只西来的邪灵,借着天地失衡、阴阳反背的宇宙末世乱象,踏着我中华儿女的累累白骨,挥舞着浸满中华民族鲜血的血旗,正式宣告篡权夺位成功,并将每年十月一日定爲中共“建国日”。从此,中华民族落入了魔掌,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大纪元九评共产党之三《评中国共产党的暴政》中称: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领来实行阶级灭绝,以暴力革命作工具来实行恐怖统治的。它“杀人”与“诛心”并用,镇压共产党之外的一切信仰。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和暴力革命学说,不断地消灭不同范围和群体中的异己分子。同时,用斗争加欺骗的手段强迫全国人民成为它暴虐统治下的顺民。共产党让一个党的思想统治全国人民,而政府机构、军队、报纸、电台都是共产党施行暴政的工具。

五十六年了,经过中共的历次政治运动在中共魔爪下失去生命的冤魂已高达8000多万!

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已是病入膏肓,它已在濒临消亡的边缘,它的解体已是不可避免了。

有人认为共产党政权的解体会使天下大乱,担心谁能代替共产党来统治中国。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共产党56年的统治不过是过眼烟云。在这短暂56年中,传统的信仰和价值观被共产党强力破坏;原有的伦理观念和社会体系被强制解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被扭曲成斗争与仇恨;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珍惜 变成妄自尊大的“人定胜天”。由此带来的社会道德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全面崩溃,使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深重的危机。

每年十一,中共邪党都会威胁利诱我们的中国同胞,硬把“中共”当成“中国”,把“爱国”当成“爱党”,让人们爲它歌功颂德,涂脂抹粉,编织画皮,以欺骗世界愚弄人民,掩盖正在进行着的罪恶。更爲卑鄙无耻的是:它用暴力和洗脑手段,让那些被它强奸践踏过的同胞们,对它感恩戴德,三呼“万岁”,甚至无耻至极地给有着五千年信仰和文明的中华民族当“妈”作“母亲” !

中共的“十一”建国日,是8000万同胞的受难日,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是中原故土的国殇日。

年年“十一”,今又“十一”。“九评”和退党大潮已经席卷全球,中共邪灵的气数将尽,但是它邪恶的本性不变。在其“保鲜” 运动失效,核武恐吓世界未遂,及其党魁先后出访招魂失败后,它一方面继续利用“十一”营造虚假繁荣,一方面加剧了对退党民衆、宗教异议人士和法轮功学员的疯狂抓捕和迫害。

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正告中共邪党集团中的各级犯罪分子:中共罪恶滔天,罪不可赦。继续采用暴力和血腥只会加速中共邪魔的灭亡,不要一意孤行给邪魔做陪葬,堕入万劫不复之地狱,成爲千古罪人,并给你的家人后人留下永远的耻辱;

我们向近五百万已经告别中共的大陆同胞和全球华人发出呼吁:让我们携手并肩,行动起来,把“十一” 中共窃国日变成让世界瞩目的“控诉中共日” 、中国的“国殇日” ,把十月变成我们中华同胞全面告别中共的“全民觉醒月” ,我们倡议凡有条件的地区都可开展如下活动:

1)举办“国殇日” 、“国殇日”中华同胞觉醒大游行、大集会和九评研讨会,声援五百万同胞告别中共,进一步广传“九评”,呼唤全民大觉醒;并还原被中共歪曲纂改的历史,促进全球各国政府、人民对“九评”和退党大潮的声援和支援。

2)举办各种类型的“控诉会”、有关的展览或文艺演出等,广泛邀请各地政府、议会、联合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各国新闻媒体参加,让那些在中共历次运动中被残酷迫害、家破人亡的同胞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控诉中共暴行,揭露中共谎言,唤醒世界的更多关注,共同制止中共在大陆的血腥罪行。

3)我们呼吁已经退出中共的大陆各级干部们,利用你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让更多良知尚存的党员干部了解九评、退党自救,并共同爲中共垮台后的社会稳定、政府运作出谋划策,贡献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 必要时可将你们的方案和设想,告诉大纪元时报或全球退党服务中心(记住你们的化名),在中共灭亡时我们将给你们公布,并爲你们作证。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