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能够保留至今?它们在向后来者讲述着什么呢?历次地球文明都曾创造了他们各自的“辉煌”,都曾在各自不同的“科学”之路走到了最终的“顶点”,但那些无数的“高科技成果”在地球上几乎完全销声匿迹(或已完全失去其发挥功用时的形态及意义),然而为何同时却有为数不少的建筑却得以不同程度地保留下来呢?过去我曾经尝试去思考这个问题,然而由于从现有理论出发,很快就进入到无从下手的境地。
通过修炼法轮大法,反复阅读《转法轮》,无意间发现自己对古今建筑的本质差异有了一些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通过修炼法轮大法悟到:某种物质败坏得快一定是因为其构成因素中背离法的成份较多或增加得较快;相反,一个事物长久不坏则说明该事物中顺应法的成份较多,并且这种良性因素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这种顺应法的因素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道”的体现,而且古人认为人的各行各业中都有“近乎技”的“道”的存在,这也正是规范各行业行为的根本并成为从业者理所应当的最高追求。换而言之,就是当时的人相信神的存在,对神是敬畏的,并且认为应遵从神为人定下的行为规范。从分析古建筑遗迹中一些显著的共同点,如造型规范、蕴义深刻、规模较宏伟、做工精美协调、富有艺术感染力、材料工艺较为简单、功能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等等,不难得出其中多数为祭神建筑的结论(许多研究人员也持有同样的观点)。那么这些存留的文明建筑遗迹中一定也包含了“人类建筑”所应遵循的一些“道”的信息,虽为当时天象之下的“要求”,但其正面因素对当今人类的建筑活动或有一定的启迪。而近一二百年,随着人类思想的变迁、现代科学的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导致人类的建筑活动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本世纪初现代主义和构成主义兴起之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类型学甚至野兽派等各种思潮流派风起云涌,几乎改变了人类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下面试从几个角度简要分析古今建筑的不同。
一、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不同认识
变革后的现代建筑基本上以体现自身个性为主导,“协调”是建立在城市现有的人文景观及建筑空间的意义上,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强调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逻辑”和“理性”。总的来讲,现代建筑创作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人思想的终极根源是独立的人本身”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现代人类的学支分科一样,建筑学科也趋向更加独立,成为单独的一门专业。
古迹建筑则相反,往往着眼于广泛的“融合”。不论其规模型制如何、所处的气候地理环境如何,都非常注重同周围自然环境以至更广泛意义上宇宙的协调,这是这些建筑最基本的共性。大的如古埃及金字塔、小的如中国的亭榭,莫不如此。在许多古老民族的建筑理论包括中国的风水学说中都可以看到前人在此方面进行实践的一些依据。此类学说的基点,在于“神授”的真实体验和传承。这种理论多数是突然出现,而不是通过多少代人长期的探索积累实践修正得来,因此在很多古老民族中都存在对行业祖师的特殊尊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的人们相信并不同程度体悟到了神的存在,认识到一切都是神的力量的体现。那么站在这个基点上的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然与人一样同为神造之物,是为人而造的,是神的“意愿”的结果。那么,他们在从事建筑活动时,往往更看重如何在符合神的“意愿”即天道的基础上协调利用自然环境。这种努力本身也被看作是神的“意愿”在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环境中“运行”表现的一部份而非孤立存在,因此如何创造一个符合天意的建筑即:一个符合周围环境乃至更高层次空间物质良性运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要求的建筑,成为建筑活动中的首要因素。所以,古人往往不会从现代建筑强调凸显建筑及创作本身的角度去思考,更不会把割裂了人与自然及宇宙多种联系之后,抽象出来的美学认识--纯粹孤立的人的认识作为一种“理性”。
二、对建筑造型的不同认识
在当今的建筑活动中,赋予建筑全新的造型和思想是体现其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反观这些古迹(包括中国及各民族的古代建筑),造型都很规范,历时久远却少有异想天开的突破。很多人将其归因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限制,其实并不尽然,最关键原因在于对建筑造型实质的不同认识。现代人趋向不信神或将“神”彻底抽象化,从而割裂了神与人的本质关系,认识不到“造型”真正来源,把它当作是人独立想象之物,进而丧失了人应有的克制,认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是建筑创作的基本精神之一。
而古人正相反,他们多相信神的存在,并且由于因缘根基的缘故而受到神的点化,从而悟到或看到当时建筑造型的实质是来源于更高的层次,有更深的内涵。因此他们更注重于:领悟这种造型的原始含义、尽可能将其在人间完美再现出来同时将自己在其中的经验严谨地传授与后人等(故中国称其为匠人)。所以有的现代人会奇怪,那时的人为何不厌其烦地盖一座又一座几乎一样的建筑,而一些细部装饰却相当纷繁复杂甚至还在不断地推敲变化,就是因为上述原因。神点化给他显象,让他能够把握住大造型,但要达到“完美”则还需人在没有完全看清楚的情况下,去“悟”去“权衡”,因为从中也要体现人的功过。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都与相应的神存在上下对应的关系,故在各民族、各地区具体建筑的表现上有所不同,这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领域的一方面内涵。
三、对建筑细部装饰的不同认识
现代建筑的细部和装饰普遍急剧减少,有些甚至到了“没有”的地步(如很流行的“少就是多”以及“装饰就是罪恶”等理论,即为其思想的代表),虽然中间经历了后现代的插曲,但是这种呈现随意性的所谓“装饰”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建筑;这也是因为现代人无法看到这些细部的真实内涵,认为装饰及细部的存在是一种设计的“偶然”或者是“主观的美学经验”所致,所以导致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对细部取舍改造的“随意性”,有的简单到就是一块“平板玻璃”,也有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复杂得让观者良久也摸不着头绪。
古人认为建筑的每一部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同自身整体、周围环境以及相应的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大的系统的一部份,因此每个建筑部件同样有深层的意义。在风水理论中可以看到,建筑从环境关系、整体布局、具体形式、特定材料、搭建次序、施工时间等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范”。具体到细部则是,每个装饰都有其相应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不是可以随意增删改造的。比如中国古建的屋顶、斗拱、檐画、窗棂、壁饰、题字等在不同的单体、不同部位中往往是不一样的,连每个月亮门都题有不同的名字。古人在这些细部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并非完全出于功能、技术和“美观”的需求,而是因为上述的古人对建筑认识的基点所致。在这种认识中,一个滴水(中国古建檐口的一种构件)绝不仅仅是肉眼所见的一个滴水,上面可能也要铸字印花;飞檐上也要有仙人走兽等,就是要尝试去把握这个更深层的规律,以使建筑本身达成在相应层次更完美的协调。
四、对建筑应用材料的不同认识
现代建筑技术变化非常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使自然材料在建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在城市建筑中尤为突出。而视觉效果、物理性能、经济投资也成为选材的主要出发点。按照目前的认识,这些新技术使得建筑及其材料的各方面性能都远远优于前人所使用的。然而,那些尚存的古迹及古建筑似乎是对这种看法的一种挑战,因为相比之下,“高科技”的材料得以保留下来的反倒很少。其实这是因为相生相克的理在人类空间起作用,人们通过复杂的手段使一种材料某些性能发生了变化,那么在这个理的作用下,这种材料其他的某些方面或其所处的环境也要发生“平衡性”的变化。比如金属挂板,平整、容易定制生产但不耐腐蚀,就在上面覆上一层保护漆,可保护漆又会受到太阳照射及寒暑温差的影响,可能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雨水的酸性也在不断增强,所以不断需要新的材料、方法来弥补新问题。因为人们是在想办法解决面对的问题,因此成功后往往更容易看到成功的一面(分科过细造成的专业化也是一个原因),故称之为“进步”。但是从更广、更长的角度去看,带来的整体副作用也很可能不是当时所能预见到的。
其实古人的技术是很发达的,象西安大雁塔在多次强地震中几分几合、应县木塔在强震后依然完好等,这些历史久远的建筑的惊人表现,其中奥妙以当今的技术也很难完全理解。但古建筑的用材相当原始,基本使用自然材料,较少尝试创造新材料。除了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之外,还是对神的信仰起了很大作用。他们认为这样能有力地保证符合宏观“宇宙”的运行秩序,因此没有为满足人各种需求、欲望而作更多的努力,也就没有走向后果难料的未知领域。
从以上简单列举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到,古人和现代人的建筑观是根本不同的:古人的基点在“神”,今人的基点在“人”。古人评价一个好的建筑,讲“宛若天成”“巧夺天工”,评价一个好的手法,叫“神来之笔”,仔细想想它的涵义同现在的“创造”、“创新”、“创意”是很不同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而神是客观存在的,久远遗迹存在至今也是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人类应该从新认识建筑这个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份。其实就建筑领域而言,继承神所昭示的基本型制就是“守道”,在此基础上使其更加接近高层空间建筑(其真正来源)的真实形像和内涵(虽然对人而言至多是在表面浅层形式上) ,就是“求道”。未来的建筑,一定是以人类这层的法为指导的全新的建筑,是宇宙大法在人类这一层体现的一部份。
以上的一点认识,是本人学习《转法轮》后的一点肤浅体悟。真心向您推荐《转法轮》这一旷世巨著,相信您读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崭新的收获。
3/18/2002
* * *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