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勇于尽责而不矜己功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谦让、礼让”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道德信条。然而“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古人的观念中,“谦让”是指在名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推功及人。而在原则问题上,古人又推崇“当仁不让”。所以,“谦让”是建立在勇于负责基础之上而不言己功的高尚道德风范。

春秋时期,晋国部队在鞍(今济南市西)战败齐军,凯旋而归。上军副帅士燮最后進入国都,他的父亲说:“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吗?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士燮说:“一般军队胜利归来,国内的人们必然高兴的欢迎。如果先回来,一定会特别引人注意,这岂不是要代替主帅领受殊荣吗?因此,我不敢先回来。”父亲对他的做法很赞赏。论功行赏时,晋景公对统帅郤克说:“这次我军大胜是你的功劳啊!”郤克回答:“这完全是君王的指导和几位将帅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劳呢?”晋景公称赞士燮的功劳与郤克同样大,士燮说是听从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统帅的结果。晋景公称赞栾书,栾书说:“这次胜利有赖于士燮的指挥和士兵的努力。”晋军将领的不争功反映了他们互相谦让、推功及人的美德,这也是战败齐军的关键所在。

一次,晋景公派遣士丐率领中军,士丐辞谢说:“荀偃比我强,请派荀偃吧。”于是让荀偃率领中军,士丐辅佐。晋景公又派韩起率领上军,韩起要让给赵武,晋景公就派遣栾黡,栾黡推辞说:“我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君王还是听从他吧。”于是赵武率领上军,韩起辅佐。晋国的将帅在名位面前互相礼让,晋国百姓因此而和睦共处,几世受益。

老子说:“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说:有功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确实凝聚了我们民族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在社会群体中,如果人们争权夺利,好居人上,并为此不择手段,那么社会将充满纷争、猜忌、动荡不安。反之,人们若能提高道德涵养,在每一念上都能首先为别人着想,气度恢宏,以礼相待,才会形成宁静祥和的社会环境。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