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晋惠公背信弃义遭报被擒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春秋战国时期,晋惠公夷吾,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国继承了君位。在此之前,他曾向秦穆公保证:如果秦国支持他回国即位,他即位后,就把晋国的河西土地,奉送给秦国,作为回报。然而,他返国即位后,背信弃义,秦国一寸土地也没得到。

晋惠公四年(前647年),晋国遇上了连续大饥荒,惠公派人请求秦国卖粮救灾。秦穆公向群臣询问意见,大夫百里侯认为:“天灾流行,是各国屡屡发生的事;救济灾荒,体恤邻国,是立国之道。应该卖给晋国粮食。”
从晋国逃到秦国、与晋惠公有杀父之仇的邳(读丕_)豹(人名),却主张利用晋国遇灾之机,讨伐晋国。秦穆公赞成百里侯的意见,说道:“我们厌恶晋国的君主,但晋国的百姓却是无辜的。”就派人把粮食从秦国都城雍,运往晋国都城绛。解救了晋国缺粮的困难。

第二年,秦国也遇上了大天灾。秦穆公派人请晋国卖粮给秦国。晋惠公与群臣商议卖与不卖。大夫庆郑认为:“国君依靠秦国的力量得以即位,过后却背弃了给秦国土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不计前嫌,仍然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遇到大灾害,求我们出售粮食,卖给他们就是,何须商议!”大夫虢(读果)射(人名)却说:“去年上苍有意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来攻伐,反而卖粮给我们。现在上苍又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背天意,错过夺取秦国的时机?应该乘机伐秦。”两位大夫激烈争论起来,庆郑说道:“背弃别人的施恩,就不会有人亲近你;对别人的难处幸灾乐祸,就有失仁爱之道;贪恋所爱的货利,而不与人方便,就会有灾祸加身;激怒邻国,则不合乎道义。抛弃道义,凭什么能守卫国家?”虢射反唇相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晋秦结怨至深,即使卖给他粮食,也难以缓和两国关系。”庆郑则道:“丢掉信义,背弃邻国,有了灾难,谁会体恤?没有信义,必生灾祸;失去援助,必定垮台的。”虢射却说:“卖粮给秦国,未必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相反倒会增加敌人的实力,不如不卖!”庆郑反驳道:“背弃恩德,幸灾乐祸,这是百姓唾弃的行为。亲近的人,都会因此产生仇恨,何况是结怨的敌国呢?”晋惠公与虢射一拍即合,决定不仅不卖粮给秦国,而且还要乘秦国困难之际,立即发兵伐秦。

秦穆公闻讯怒不可遏,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晋国。晋军接连三次败北,一直被追赶到韩原。晋惠公对庆郑说道:“敌军已经深入,怎么办才好?”庆郑答道:“秦国帮助您即位,您却违背诺言,不给他土地;晋国发生饥馑,秦国运给晋国粮食,而秦国闹灾,您不仅不给粮食,反而乘人之危发兵征战。他们现在大军深人,我们现在节节败退,不正是恶有恶报吗?”惠公怒吼道:“放肆!”

秦军虽然人数少于晋军,但将士斗志旺盛,士气倍增;而晋军人数虽然众多,君臣离心离德,士气低落。结果晋军被秦军击败,晋惠公成了秦穆公的俘虏。

正是:

背信弃义众愤愠,
天怒人怨皆欲惩。
恶报如雨淋到头,
惠公变成俘虏兵。

中共恶党积怨深,
背信弃义数不清。
恶贯满盈必遭报,
天诛地灭即来临!


(事据《史记•晋世家》等)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