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龙”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在古代,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见到龙,或是任何人都能亲眼目睹的,认为龙的出现都属祥瑞之兆;而远古传说中的龙、麟、凤、龟称为四灵,以龙居首。所以并非如现代人的观念与认识:“龙”只是一种符号象征;只是一种神话中的图腾;只是虚构而非真实存在的。

根据史书记载,黄帝、尧舜和禹,出生或死亡都有神龙的瑞象出现。由此可见龙和古代圣贤帝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广雅 释诂》:“龙,君也。”;古时称帝王的仪态为“龙凤之姿”、“龙行虎步”;天子所乘坐的船为龙船、所睡的御床为龙床、所穿的礼服为龙袍……等等,不胜枚举,全都因为有了龙的纹饰,而代表着尊贵与君临天下的权势。

由于对龙的崇敬与喜爱,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周边国家,保留了大量“龙”的艺术作品,包括庙宇中常见的雕塑像、绘画作品,日常生活的玉饰、金饰也喜好用龙表示吉祥。在这些艺术作品中,龙总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代表着王公贵胄的崇高地位。

龙一向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而且从龙延伸出的历史观点、审视角度、审美意识,早已深入我国社会结构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几乎成了中国的专有标志和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具体表象。

史册上登录的有关龙的传说故事的共同点,是其具有神奇能力,能兴云致雨、可长短巨细变化自如。是伴随着神仙升天的一种神物、一种瑞兽,代表着佛道教的神仙观念,人可以修成正果,成仙得道并驾龙升天。《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还有古代神话里,替太阳驾车的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所以凡是龙的出现,几乎都展现在天际云端或深海大泽,伴随着祥云瑞气、雨水氤氲的非凡气势,先声夺人。

而在稗官野史、民间传奇中的龙行与龙事,玄妙之处,更是多采多姿:

杭州大井巷有一家药店:“朱养心”,本来规模很小,业绩不太好,可营业额却蒸蒸日上,日進斗金,已成了此地一家著名的药店了。它兴盛的由来,是这样的:

一天,有一个跛足烂腿的乞丐——李铁拐,到这家药店求乞,向店主哀求道:“施主!我腹饥腿烂,请发慈悲,替我医治行吗?”此时大伙儿正在吃饭,店主赶忙放下碗筷,从柜台里取出些钱布施,让他吃些斋饭,并且亲自帮他把伤口细心的清理干净,拿出上等药膏小心翼翼的替他涂上,这乞丐就千恩万谢,蹒跚的离开了。

从那天起,他天天到这家药店来行乞求医,店主总是给他几个钱,并替他换药、涂药、尽心医治。不几天,那乞丐脚已痊愈,跑来道谢说:

“施主!您心地慈善,花了很大功夫把我的脚医好,您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如今我只能替您画一张水墨龙。这张画可大有用处,倘若哪天何处失火,这只水墨龙,就会变成真龙,喷出水来灭火呢。”说完,就要店主拿出大号的纸笔来。店主十分为难,道:“对不住,我们这儿只有小笔。”那乞丐说:“没关系,拿一把扫帚好了。”

于是店主叫伙计拿来一把扫帚和一张纸,只见那乞丐拿起了扫帚,蘸了墨水,在纸上一挥而就,顷刻间,一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黑龙展现眼前,水墨淋漓,张牙舞爪、十分神似!刚把画画好,那乞丐一溜烟似的架起祥云腾空而去。店主此时方知他遇到个神仙啦!过了几年,该地发生大火,四邻隔壁的房屋都被火烧光,只有朱养心这家药店屹立完好,一点也没有损失,可见这画的灵妙。

一天,有几个贼儿,眼见这画这么神奇,心生邪念,想在夜间偷它。可是说来奇怪,当他们利用黑夜潜入店内下手的时候,这画忽然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变成了数百张,张张都一样,看得贼们眼花撩乱,莫名其妙,不知哪一张是真的,更不知从何偷起,只好夹着尾巴,狼狈退出。于是这神奇的画经久能够保存,而这家药店也因这水墨龙的佳话而声名大噪。

据说,每条龙都由天庭分配好掌管云雨布施的区域,各尽其责、各行其事互不相扰。而金华老龙,却因一念之仁动了恻隐之心,私自行云布雨给自己所管辖的金华府八个县城,有违玉帝因该地区不知节俭,竟然用米谷养猪而必须遭遇三年大旱的惩罚初衷。经过详查,证明是它作弊,因而判它触犯天条,罪该问斩。于元宵夜,将金华老龙斩为两段,身首异处,可怜鲜血飞溅,八县地方,下了三天红雨。

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与刘武周的精锐部队宋金刚作战,屯兵于塔岩头两相对峙,因该地缺水影响士气而困扰不已。这一天,当他偶然抬头之际,忽然看见龙脊岭上,云雾蒸腾、烟岚簇拥中,隐约现出一条神龙,张开大口喷出一股强力水柱,刹时破开山岩形成一道清泉,泉水潺潺不歇汇聚成瀑布,形似龙须,这样一来,立刻解决了士兵饮水问题,“真是天助我也!”李世民喜出望外,就将其命名为“龙涎泉”与“龙须瀑”。

而远观龙脊岭这座山峰,形似高高昂起的龙头,因此当地人私下称为龙头寺。只要攀援至山顶,你会发现那山形,酷似一龙蜿蜒盘旋,龙尾经绵山九曲十八弯,直至山下牌楼;而另一龙的龙尾却盘踞至中岩而止,二龙于此交会,山势嵯峨雄奇。

唐贞观元年(626),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海、江山一统,虽居高位,却能居安思危。二月初二当天做了个梦,梦中见绵山龙头寺现一神龙,双目炯炯的注视着一大群为了“雀鼠谷大捷”而雀跃欢呼的平民将士,不断的高抬龙头,不住的点头、颔首。当时李世民苦思不得其解。忽然有一老者飘然而至,对他言道:“神龙显现,主大吉。龙头高抬,国运昌盛。神龙护国,吏清民安。即日登高,步步迁升。民食甘味,饮圣泽,繁荣盛世。”言毕,同龙飞升。

太宗醒后,仔细琢磨,慢慢体会出梦境里老者话中之意,提起御笔,诏告天下:“定每年黄历二月初二为‘龙头节’。百姓此日必须沐浴净发,食‘护鳞饼’,登高至龙头寺,并于高处食‘麻糖’,饮龙涎圣水泡菊花茶。”自此以后,唐室历代帝王均在年初二上绵山,登高至龙脊岭回顾此俗。从此,黄历二月初二,妇女不动针线之俗流传至今。

贞观十五年(辛丑,640),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谢雨,至灵溪寺极目远望龙头寺,遥想二十年前与宋金刚作战,经神灵点化、神龙助水而反败为胜的情景,心头感激不已,正想着,天空中忽然霹雳一声巨响,就见此处有双龙腾空而起,在空中张牙舞爪、盘旋迂回,顷刻,人间顿时甘霖普降,随行的人们欢呼跳跃。李世民兴奋之余也忘了避雨。不一会儿,又见那二龙落回原地,李世民于是对天喊道:“真乃双龙峰也!真乃龙头寺也!”便命魏征在龙须瀑前,建坊、建亭,以谢神龙赐水之恩。建成后,魏征命名为“谢恩坊”与“谢恩亭”。从此龙头寺这个地名被正式沿用下来。随从将他淋湿的龙袍,搭于山下灵溪寺的槐树上,那树也被人们称作“龙槐”。

陪伴华夏民族许久了的龙的传说,虽然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可读来也让人大开眼界。怪不得古人深信,真命天子就有神龙襄助、神灵扶持。命中该得天下的,时机一到,自然就“八方风雨会中州”啦!看来,这盛传了五千来年的龙,比起人类可高明的多了,起码它慧眼识明主,顺天意而行。不像现在的人真假不分、正邪不明呢。

近代,发生了几桩“龙现人间”的奇闻轶事: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2000年8月4日黑白二龙坠落黑山子村的报导;2000年9月18日傍晚18时左右,中国大陆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的抚松城上空,也出现了飞龙在天的奇景。这些都是有据可查、有照片为证的事实。如此看来,龙绝非咱们老祖宗想像出来、虚拟假设得来的,有道理吧?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