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镇朝野、安社稷之才,须从小处培养(外四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范纯仁不落井下石

邓绾,是北宋人,字文约。举進士第一。担任宁州通判时,由于会巴结奉迎王安石,被擢升为御史中丞。

邓绾后来被降职,担任淮东(长江下游一带)的主管。谏官对他的政绩,又大加抨击。

范纯仁说:“我也曾经是受到邓绾的诬陷和打击,而被降职的。今天,谏官们对邓绾所陈述的过失,条条都属实。但是,现在邓绾已被降职,我认为:大家不能落井下石,一棍子把人打死。”

宣仁太后听了范纯仁讲的意见以后,十分赞赏,就接受了这一建议,便下诏:以后不再追查关于邓绾的事。

二、卓茂的马

卓茂,是东汉时代的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子康。初任丞相府史事,后举为侍郎。光武帝即位,访求卓茂,任他为太傅。封褒德侯。

卓茂有一次出门在外,有个人认为:卓茂拉车的马,是他的。卓茂问那人说:“你的马,丢失多长时间了?”对方回答说:“一个多月了。”

卓茂的这匹马,已养了好几年。卓茂心里明白:这不是那人的马,但他还是把马解下来,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子离去,刚刚走了几步时,卓茂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希望你到丞相府来,把我的马还给我。”

一些日子过去了,那人从其它地方,找到了自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归还了卓茂的马。

三、刘伯温和李善长

李善长,是明初大臣。定远(今属安徽)人。参加朱元璋军队,深获信任。洪武初,任右丞相,封韩国公。

刘基,也是明初大臣,浙江青田人,字伯温。后参预朱元璋的用兵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死后谥文成。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因为某事,责备了李善长,打算对他進行处置。

刘基劝谏朱元璋皇上说:“李善长是有功绩的旧臣,而且能调和将领们的关系……”

朱元璋皇上说:“他是多次想加害于你,你竟然还为他开脱!”

刘基说:“他是一位有功之臣,有用之材!”

四、谢安与桓温

桓温,是东晋时的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字元子。明帝婿。任荆州刺吏,掌长江上游兵权。后为大司马,专擅朝政。

有一天,桓温布置了许多兵士,然后,唤来谢安和王坦之,想在他们就坐时,立即把他们杀死。

王坦之進去时,已经惊慌失措,手版也拿反了,汗浸湿了衣服。

谢安却神态自若,与平常的举动,没有差异。他抬头看着四周,对桓温说:“我听古人讲:有道的诸侯,是让兵士守护四周边境。你怎么把这些人,藏在墙壁之间,你在守护谁呢?”

桓温听了,笑着说:“我原来以为不得不这样做啊!”

谢安继续与桓温说笑。于是隔阂、戒备立刻消失,桓温命令左右的人:当即摆宴席,请谢安与王坦之,共乐饮酒,笑语持续到第二天。

五、镇朝野、安社稷之才,须从小处培养

谢安(320-385年,东晋著名大臣,孝武帝时位至宰相。他在东山(今浙江上虞县南)的时候,有一天,与孙绰等人,一起泛舟海上。忽然刮起了狂风,波浪汹涌。孙绰等人大惊失色,都叫着赶紧返回岸边。

谢安神情自若,吟咏、歌啸,就是不说船返回的事。掌船的人,看到谢安仍是悠闲自得,就继续向前划行。

这时风刮得更狂,浪更猛烈。其他人都喧闹着站了起来。谢安慢悠悠地说:“象你们这种慌乱的样子,大家都别想回去了。”

人们听后,都老老实实,,回到原来的位置。过了一会儿,风浪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一切都恢复正常。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谢安宽宏的度量,和他那处变不惊的沉着与坚毅,足以镇朝野,安杜稷。反过来讲:镇朝野、安社稷之才,正是从小处培养得来。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