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羊毛不可多剪,民财切勿狠刮!(外五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是非毁誉,并非全真

我(郑瑄自称)得到一本古书,校对以后再抄写,抄写以后再校对,校过以后再刻写,刻写以后又校对,校对之后就印刷,印刷后又校对。但是,其中的错别字,仍占百分之二三。

这些亲眼看到的事情,尚且如此,况且那些仅凭耳朵听来的传闻呢?可见世上的是非曲直,荣辱毁誉,并非全是真的。因此,决不可单凭所听、所见,便乱信、乱传;要多方验证属实,辨清真假而后信。多修口,是为至要!

二、 非有冥祸,则有奇穷

玉真先生(一位仙人的名号)说:“一般人本来积福不厚,说起话来又肆无忌惮,就更显示出福气很薄。

要想看见薄福人的证验,那就是平生多次意外地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其人十有八九,就是薄福之人。

再者,喜欢说坏话诬陷别人的人,总是会到处活动,口舌忙个不停;还有那些喋喋不休,怨天尤人的人。这些人,不是有暗藏的灾祸,即将临头;也一定会有十分困苦的境遇,来折磨他。”

反过来讲,那些身处困境而不怨天尤人,遭逢不幸尚能克己自律,坚持诚信待人者,则会为自己积下许多福德,转祸为福,前途便会变得平坦,而臻幸福之域。

三、《教家要略》所言极是

《教家要略》这本书里,有这样的一番话,所言极是:

现在有人一闹矛盾,其诽谤恶毒之语便纷纷生起。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有忠厚宽容之心呢?至于有关闺门之内的个人私生活,关系更为重大。

孔子认为所能够相信的是眼睛所见,然眼睛所见也有不可信之处。凡道听途说的传闻之语,多属捕风捉影,怎么能把清白无辜之人,推入到流言蜚语的秽坑之内呢?

即使某人有这方面的情况,耳可以听,但口不能传。假如夸大其辞,中伤当事人,让其终身蒙受难以洗刷的耻辱,由此而产生的丈夫抛弃妻子,父亲驱逐儿子……发生口舌纠纷,骨肉相互残杀的事情,是很多的。对此,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四、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对人讲好听的话,比布帛加在人身上还要温暖;对人讲恶语,比矛戟刺人,给人带来的伤害还要大。所以赠人以语,有时比赠金珠珠玉贵重。供人观赏的弘德的言语,比带花纹的彩色礼服还要美丽;供人听闻的劝善的语言,给人带来的欢乐和益处,比钟鼓琴瑟所奏出的音乐,还要美妙。

五、范镇能识大体

范镇是宋朝时的华阳人,字景仁。宋仁宗时,任职知谏院。他能识大体,与朝廷安危、民生利害无关的事,一概不谈。

宰相陈执中的宠妾,杀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官上奏朝廷,请求将陈执中罢免。范镇说道:“若是国家出现阴阳失调,财窘民困,陈执中则应当承担责任。今天,御史官不顾大的方面,来苛责小节,张扬他人个人隐私,想拿一个婢女事件来罢免宰相,这不是一种明白事理、分清主次的方式。”

当时在场的臣子们,都认为范镇说得很对。

六、羊毛不能多剪,民财切勿狠刮

元代右丞相卢世荣,提出了理钞法,自认为其法生财“有”道,赋税得以迅速增加。

董文用(字彦材,進士,翰林学士)向他问道:“朝廷所得之财物,是出自右丞相您家呢,还是出自老百姓身上呢?牧羊人每年两次从羊身上剪羊毛,献给主人,主人很高兴。但这个主人贪心太多,想得到更多的羊毛,要求牧羊人,天天剪羊毛。然而,如此以来,羊失去了避寒的外衣,将要全部死掉,羊都冻死了之后,羊毛还能再得吗?右丞相您,恐怕已有了类似每天剪羊毛的举动了吧?”右丞相卢世荣,无言以对。

吁,董文用的“仁人之言,其利溥哉!(益处广泛啊)”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