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
一、昭雪冤枉,功德无量
萧何为百姓请求在上林苑(宫苑名)空地垦荒。汉高祖刘邦为此十分恼怒,认为萧何是受了商人的贿赂,才有此请求,将萧何交付廷尉(执掌刑狱的官职名)关了起来。
王卫尉对刘邦说:“陛下您刚打败项羽不久,那时发生了陈豨、黥布叛乱,萧何丞相镇守着关中,大权在握。他不在那时谋取私利,现在,当了丞相,却会接受商人的贿赂吗?”汉高祖一听,觉得讲的有道理,当天就释放了萧何。
周勃被罢免相位后,有人上书告他谋反,周勃因而被捕入狱。
这时薄太后对汉文帝说:“周勃系着玉玺,统帅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时,兵权在手,却不谋反。现在住在一个小县里,反而想谋反。他一个人再加上他全家人,就能搞起叛乱来吗?”汉文帝听了,意识到是自己误听谗言,立即释放了周勃。
噫!萧何、周勃二人,当时所处的境况,是非常危险的。而王卫尉与薄太后,他们讲了一句话,而使萧何、周勃二位,免遭祸害。真可以说是济危解难,昭雪冤枉,一言九鼎啊!
这种仗义直言的行为,真是功德无量呀!
二、毁 楼
河间(汉代的一个属国)王的次子刘晦,私宅中有一座楼,楼下面紧挨着一个酒店。
酒店主曾经在门口等候刘晦,店主等到刘晦打这儿经过时,对他说:“我是一个微贱的人,家中有老有小,人口多,财利薄,家穷人胆小,不愿让达官贵人看见我们。我的家与您的楼房,紧挨着,全家人都害怕,出入很不方便……”
刘晦听后,讲:“我明白你的心情,你就放心吧!”
为了照顾那位酒店一家人的实际困难,刘晦当天就叫仆人,把自家的楼房毁掉了。
三、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
光逸是博昌县(今博兴县)衙中的小吏。有一次,县令让他送客。
他送完客,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天降大雨,浑身又湿又冷。
光逸回到县衙时,恰逢县令不在。光逸脱掉湿衣服,架在火上烤,自己躺進县令的被窝里,暖身子。
不久,县令回来,见光逸躺在自己的被窝里,大为恼怒,喝道:“你太放肆了,你找死啊?”
光逸说:“我家里穷,湿衣服无法换,假若不躺在您被窝里取暖,
势必冻死。你为何因爱惜一条被子,而杀掉一个人呢?”
这位县令听了他的话,很惊奇,觉得他讲的很对。于是笑了,不治他的罪。
四、踊贵履贱
齐景公问晏婴:“你住的地方,靠市场很近,你能知道货物的贵贱吗?”
当时齐国刑法繁重,市场上有人卖踊(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刖刑是把脚砍掉的酷刑)。晏子乘这个机会,对齐景公说:“我确实知道货物的贵贱。近来踊贵而履(正常人穿的鞋子)贱。”
齐景公听后,脸马上变了颜色。于是,齐景公废除了这种刖刑。
五、小兵救太守
东晋时,苏峻叛乱,吴郡中庾姓人家,四处逃散,庾水当时为吴郡(今苏州市)的太守,为官清正。那时官民都逃跑了,只有一个郡卒,用小船载着庾水,船上用草垫子遮盖;驶向钱塘江。
苏峻悬赏缉拿庾水,搜查得很严厉。郡卒将小船,停靠在附近市场的岸边,独自一人去喝酒。“喝醉”了酒,回到小船,挥舞船浆,对着不远处搜查的船只说:“你们到什么地、地、地方,去找庾太守呀?庾太守就在这、这、这里。”
庾水在船中听了这话,心里非常害怕,但不敢动。负责搜查的官员,见郡卒的船,船小舱窄,认为是对方喝醉了乱说,都不对他起疑心。
就这样,郡卒用船将庾水太守,顺利的送过了钱塘江。庾水寄居到山阴县一个姓魏的人家,躲过了这一劫难。
六、皇上恩准赐良缘
唐代开元年间,朝廷下诏,赐给守卫边境的士兵棉衣。这批棉衣是派给宫女们缝制的。
有一位边防士兵,在分给自己的棉袍中,发现有一首诗,诗中写道:
沙场征戍客,
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
知落谁阿边?
蓄意多添线,
含情更著棉。
今生已过也,
重结后身缘!”
(这首五言律,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细致的描写了一位宫女,在缝制棉衣时的心里活动。她想像着守边士兵的艰苦生活和战斗历程,揣测自己缝制的棉衣,会被一位士卒穿上。她把少女的情和爱,一针针,一线线,都溶進棉衣中,希望在来生,能够与穿着自己亲手做的棉衣的士卒,喜结良缘。该诗既隐晦的反映了宫女的寂寞,又表现了少女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愿望――笔者附言)
该士卒将诗交给主将,主将又呈送皇帝。唐玄宗令宫女们,都来看这首诗,然后问:“谁写的诗?不要隐瞒,我不怪罪。”
有一位宫女出来,承认了是她写的。玄宗很怜悯她,让她嫁给了那位穿她做的棉衣的士卒。唐玄宗还说:“我让你们二人,即结今身之缘!”
守边的士卒们,得知这件事后,都感动得哭了。士卒们更加增强了卫国守边的意志。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 * *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