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京城的官吏,都是兴假弃真,搞惯了的!(共六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京城的官吏,都是兴假弃真,搞惯了的!

磁州地方出产的藕粉,既细又白,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而驰名全国。以前凡是从陕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到北京去的人,都要经过磁州。人们到磁州后,大都要买上几斤磁粉(磁州的藕粉)带到京城去,赠给朝廷的官员。

朝廷的官员,没有不看重磁粉的。然而,正因为磁粉有名,所以冒牌货多,真货少。磁州有几十家粉店,都是用绿豆和高粱制成粉,来冒充的。即使店面布置华丽,挂着惹人注目招牌的大粉店,也是如此。

只有磁州城南门的杜家粉店、和北门外的张家粉店,出售的才是真藕粉。可是这两家都处在偏僻狭窄的胡同里,店面挂着又小又暗的招牌,因此不大为人所注意。

还有一家粉店,位置在城郊乡村中,它出售的藕粉,质量最佳。这只有住在附近的人,才知道。

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到磁州的人,由于只作短暂逗留,因此很难分辨藕粉的真假优劣,他们往往见到挂着漂亮招牌的大粉店,就挤进去抢购,这样一来,冒牌货反而容易销售。人们象潮水一样,争先恐后地抢购冒牌货,把它当做名贵礼品,赠给京城做官的人。京城做官的人,极少有能吃到真藕粉的。

可笑的是,磁粉在京城的名声,竟然始终不衰!

也就是说:“假藕粉,在京城,最吃得开!”

也可以说:“京城的官吏们,都是信假为真,以假充真,兴假弃真:如此这般,搞惯了的!”

(清代崔述《崔东壁遗书》第十一册)

【附言】

假货常常贴着精美的商标,真货往往不着意装潢。

内心空虚,知识贫乏的人,常常用华丽的服饰加以遮掩;胸有成竹,功底深厚的人,往往不修边幅。因此,我们绝不能靠简单的直观,去看人待事,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克服盲目性,才能避免受骗上当。

独裁统治者们选拔人才,很有点类似于买磁粉。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在中共治下的当今的北京,“京城的官吏们,都是信假为真,以假当真,兴假弃真:如此这般,搞惯了的!”情况的严重,比起古代,还要超过百倍、千倍吧!

二、老母鸡和黑老鸹

有一只老母鸡,领着它的一群小鸡雏,在院子里寻找吃食。小鸡雏有的捡拾着人们掉在地上的谷粒,有的拿小爪子刨开泥土,啄着躲藏在里面的虫豸(读至)和蚂蚁。小鸡雏一边吃,一边“叽叽”地叫着,十分快活。

这时,遥远的天空中,隐约出现一个小黑点。警惕的老母鸡,立即判断出,那是一只凶猛的游隼(读笋,猛禽),急忙张开翅膀,把它的孩子们紧紧搂在怀里。游隼没有发现它们,朝远方飞去了。老母鸡松了口气,抬起翅膀,小鸡雏们一个个钻出来,轻松愉快地跑呀,蹦呀,象方才一样愉快地鸣叫,啄食。

过了一会儿,一只大嘴黑老鸹,飞落到鸡群旁,院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老母鸡一面照料着小鸡雏,一面勇敢地挺身上前,准备搏斗。

可是,那只黑老鸹却毫无恶意的表示,它不断作出友好姿态,热情地向老母鸡亲近。老母鸡的敌对情绪,缓和下来,以为黑老鸹心地善良,不会加害于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它放出小鸡雏,让它们随意四处啄食。院子里又恢复了和平欢乐的气氛。

其实,这只黑老鸹,是个阴险的恶鸟,它飞到院子里的目地,就是为了吃小鸡雏。起初,它畏于老母鸡的严密监视,没敢下手。这时,见时机成熟,就冷不丁地从地上攫起一只鸡雏,迅速地向天空飞去。

(明代余懋学《说颐》卷三)

【附言】

飞在远处的游隼,立即引起老母鸡的警惕;飞到近处的黑老鸹,由于以和善面目出现,就蒙蔽了老母鸡,使它失去一只可爱的鸡雏。

要学会识别以伪装出现的敌人,提高警惕,防止他们钻空子,从事破坏活动。

中共邪党,是一条赤色恶龙,每当它处于困境之际,就会装扮得伪善起来,什么统战啦,什么改革呀,什么福利呀……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总是嗜血成性,要残暴的毒害人民。它的旗帜上,明标着凶刀狠斧,而那赤色,全是用百姓的鲜血所染成!

三、吝龙献珠

湖南与湖北交界处,有座寺院,它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可是这佛门圣地的清静,却被山门下深潭里的一条恶龙扰乱了。那条恶龙,时常窜出潭水,腾云驾雾,弄得雷雨大作,狂风四起,损坏树木房舍。为此,远近的百姓,都不敢前来进香拜佛。

寺里有个敲钟的老汉,人称张老,外表平平常常,实际是位精通法术的隐士。这,就连寺僧,也不知晓。张老见恶龙经常无故逞凶肆虐,搅扰四邻,心生厌恨,准备为民除害,他便暗中施展法术,将恶龙困住。

那条恶龙本是个邪灵,当张老刚刚施展法术时,它就敏锐地觉察到了,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无可奈何。为了逃脱惩罚,恶龙灵机一动,猛然生得一计。摇身一变,变作一个儒雅秀士,潜入寺中,去拜见主持僧人。

它向主持僧人合掌作揖,伏身下拜,口诵佛号,痛心疾首地说:“长老!小人就是尊寺门前深潭里的孽龙,寓居潭内多年。怎奈身大体庞,出入不便,对周围黎民,多有骚扰,本来痛悔不已,不想惹怒张老,被他用法术困住,如今性命,危在旦夕,除你无人能救。佛门广大,无所不容。切望长老怜悯相救!”说到这里,眼圈发红,眼泪扑簌扑簌地掉下来。

僧人心中已有几分不忍,正待说话,又见恶龙张口吐出一颗寸大真珠,用手指掐定,说:“倘蒙搭救,即将这颗无价宝珠奉送报答!从此迁徙他所,决不再来相扰!”

僧人闪目观瞧,恶龙手中的珠子,果然是件罕见宝物:其大犹如鸡蛋,光照荡室,灿灿夺目。他心中顿生艳羡,连连点头应诺,刚要步下禅床,那恶龙已将宝珠纳入口中,叩谢而去。

晚间,僧人便把张老唤到自己房间,哀求他释放恶龙。张老法术高超,已经洞察一切,他不满地说:“长老是否接受了恶龙的宝珠?实话对你说,那条龙极穷又极吝,只剩这颗珠子,怎么会忍痛割爱相送?你如果受珠纳贿,就会失去出家人的本性,将来会悔之不及的!”

僧人这时,已迷了心窍,哪里听得进张老的劝告,只顾合掌施礼,一再恳求:“老人家,看在贫僧面上,姑且饶恕它这一回吧。至于以后的事,您就不用管了。”

张老摇头叹息,不得已收回法术。从此,他不愿继续留下与僧人为伴,告别而去。

当天夜里,恶龙果真如约,将宝珠送交僧人,并移出水潭。僧人心中的喜悦,自不必说。

几天以后,风云突变,雷电交加,顿时天昏地暗,僧舍被震得摇摇欲倾。僧人正惊魂未定,忽然耳畔,霹雳一声巨响,只见屋顶裂开,那条恶龙,从乌云中翻下,张开巨爪,攫去宝珠。僧人大叫一声,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

(唐代皇甫口《原化记》)

【附言】

当恶人陷于危急关头,为了保全自己,往往会施展各种诡计求救,包括把他最珍贵的财宝送给人。当他一旦脱离危难,就恩将仇报,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不要相信恶人的花言巧语,更不可贪小便宜、接受馈赠,而使坏人逍遥法外,危害民众。

当官的,主事者,敬请你们认真修心养性,尊己洁志,时时处处,以爱民益国为重,切切不可贪脏枉法!

四、老僧养虎

在山西晋城以南的太行山巅,有一道天井关。相传明代崇祯末年,在这古老关隘西边十里,曾有位鬓发银白的老僧,在那里结庵修行。

有一天,老僧沿着山间坂道下至溪涧,耳旁忽然传来一阵喘息声。他循声搜寻,见一只犬般大小的虎崽,正极其疲困地偎伏在山岩下。

小虎的一条腿已经折断,躺在零乱的碎石上。看那情形,大概是岩石崩塌时,被母虎掷出来的。

老僧顿生恻隐之心,急忙走过去,小心地把虎崽抱起,一步一颤地走回草庵。他打开虚掩的柴门,放下虎崽,走进厨室,掀起锅盖,盛了一瓦盆稀粥,端到虎崽面前。那虎崽显然十分饥饿,见粥就大吃起来。老僧爱怜地抚摸它的黄毛,再也舍不得丢弃,把它留在庵里,每天用米饭喂养。

起初,虎崽认生,总与老僧保持一定距离。几周以后,渐渐和老僧熟识了,就形影不离。它,显得是那样的恭顺:老僧出门,它总是俯首尾随;老僧在蒲团上打坐,它就围在膝旁。

时光流逝,转眼两年过去,这时,虎崽再不象先前那样弱小,长得异常雄伟,凛凛森人。可是,它的性情似乎没有改,仍旧是那么柔顺驯良,无论是对老僧,还是对路经草庵的客人,都围前围后,亲热随和,使人丝毫感觉不到威胁和妨碍。因为它一只腿稍跛,人们都叫它“跛足虎”。于是,老僧也出了名,远近的人,都传颂他的事迹,赞扬他德高性善,能降伏猛虎。老僧自己也怡然自得,以为老虎同他一心一意。

有一天,老僧领着虎出远门。山高路险,老僧走得头晕眼花,气喘吁吁,到达天井关下时,忽然流鼻血不止,滴滴嗒嗒流在地上一大片。他觉得让血白白流失很可惜,不如饲给爱虎。于是就用足尖点地,示意老虎把滴在地上的血液,舔食干净。那虎走上前,伸出舌头舔起血,咂咂嘴,感到味道特别香,可是含在口里又没有多少,馋得直咽口水。最后虎终于忍耐不住,兽性发作。它将两爪往地里一按,呼地一声跳起,直向老僧扑去。可怜老僧没吭一声,便被猛虎咬死。那虎把尸体拖进山涧,撕个粉碎,然后大吃大嚼起来,只剩几根断骨,散在山野里。

从此,那只老虎知道人肉最香,便只以活人为食,对其它食物毫不感兴趣。每天,它躲在要道旁,袭食行人。往来行旅被伤害的不知多少。

那时,每逢日落西山,人们便都相互告诫:千万不可从天井关下经过。

(清代徐芳《诺皋广志》)

【附言】

一切善良的愿望,都不能使老虎的凶残本性,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老虎本性要吃牲灵。当他养好创伤,就会在某一天猛扑过来,将拯救他的恩人咬死。

和尚怜惜恶虎,助益恶虎,受到了恶报;也给别人、给社会,增加了祸害。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笔者把这只恶虎,比喻为中共邪党;把那位和尚,比喻为当初支持过中共军队食住的人。不知恰当与否?敬请赐教。

五、鲁丹见中山君

鲁丹相继三次谒见中山国君,想说服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中山国君,根本不搭理他。于是,鲁丹便用黄金贿赂中山国君的左右,请他们从中帮忙。果然,不出几天,当他再次叩见中山国君时,没等张口,中山国君就热情设宴款待他。

会见结束后,鲁丹匆匆离开王宫,上了车,不等坐稳,就急迫地催促车夫,不要返回宾馆,立即拉他离开中山国。

车夫感到很奇怪,“中山国君重新接见您,这正是友好的开端,为何还要离去呢?”

鲁丹眉头一皱,神色紧张地说:“告诉你吧!我忽然醒悟到:那些因别人说好话才亲近我的人,必定还会因别人进谗言,而怪罪我。这里呆不得了啦,赶紧走吧!”

车夫会意,扬鞭催马,向边境疾驰。

情况果然不出鲁丹所料,没等他们出境,中山国王的公子,就在父王面前,中伤起鲁丹来,诬陷他是赵国的间谍。中山国君听了,顿时勃然大怒,命令边防部队立即逮捕了鲁丹,并将鲁丹论罪处死。

(《韩非子》卷七)

【附言】

一个人从别人介绍中,所得到的印象,往往是不深刻、不全面、不扎实、不牢固的。这个印象,常常由于新的介绍而改变。靠别人帮忙说好话,求得独裁统治者的善遇,必然还会由于别人说坏话,而受到统治者的怪罪。

鲁丹对于这个问题,虽然认识得很快,但还是赶不上中山君看法转变之快;他终于没有逃脱被怪罪的命运。这个故事,不仅向我们阐发了生活哲理,也讽刺了独裁统治者轻言寡信、反复无常的粗暴举动。

六、耕牛护主

从前在华州某村庄,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去田里干活,到接近黄昏时,已累得疲惫不堪,不知不觉枕着木犁,躺在田野里睡着了。

这时,一只正在哺乳的母虎,从林间窜出。它显得十分饥饿,见到种田人,非常兴奋,连嘴上的胡须,都直竖起来。母虎使劲地摇晃着尾巴,张牙舞爪,扑上前去,想把种田人一口吞掉。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种田人的耕牛,勇敢地跨在主人身上,憋足劲儿,用两支角,左右顶撞着扑上前来的猛虎。

老虎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始终无法吃到种田人,最后只得淌着涎水,无可奈何地离去。

在牛和虎,作殊死搏斗的过程中,种田人一直安然地睡着,不知道曾经发生的一切。当他醒来时,猛虎已经走远了。

而忠诚的牛,却仍然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老虎远去的方向,牛的精力是那样集中,以至于完全忘记从主人身上离开。

种田人见牛横跨在自己身上,十分厌恶。他恨恨地爬起来,操起木棒,向曾经舍生忘死、保卫过他的牛,凶猛地打去。

牛不会说话,不能辩解,只能用发狂的奔跑,躲避主人无情的笞打。种田人并不怜惜牛,仍紧紧地追赶,直到牛的劲儿用尽,才把牛逮住,种田人更加憎恨天天给他卖命干活的牛。

种田人回到家里,把牛牢牢捆住,亲自用刀杀死了牛。他解开牛的肢体,吃尽牛身上的肉,始终不感到后悔。

(宋代马纯《陶朱新录》《五朝小说大观》本)

【附言】

主观主义者,他们遇事不调查、不研究,单凭自己的一孔之见,就轻率地作判断,常常被事物的表面现象、乃至假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真象,从而得出与事实相违背的错误结论。故事里的种田人,就是这种人。

牛舍生忘死同猛虎搏斗,将他保护下来。可是他因为睡觉,没有见到这一切,仅根据醒后见到的情形,就下了错误的结论。把忠心当成恶意,把功劳当成罪过,粗暴地将牛杀掉。

故事用牛,象征忠心耿耿的贤臣良将,尖锐讽刺了愚蠢的统治者不辨忠奸,滥杀忠良的愚暗昏庸,强烈抨击了他们的刚愎自用和专横残暴。

如今的中共邪党,对待当初帮助过他们的广大工人、农民、学生,反目无情,恩将仇报,专横残酷,用抓捕、用关押、用机枪、用坦克…比那个种田人,更恶千万倍!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