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从波斯预言谈起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古代波斯的先知索罗亚斯德预言了一场善恶的较量。他说,他秉承了智慧、光明之神的天命,要将真理传布人间。他提到,因为宇宙中一股黑暗的恶势力对抗光明,于是整个世界都陷入正邪交战中,世界在正邪交战中创生,人人都有权选择善恶的道路。不过,最后邪恶的魔军终将溃败,光明的力量将来到人间。

他们将世界的进程以每三千年为单位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三千年,创造了这个物质的世界;第二个三千年结束时,恶神阿力曼要毁灭这个世界;第三个三千年时,恶神阿力曼成功了,但是也自己走向他一手主导的自我毁灭中;在第四个三千年的开始,经由索罗亚斯德的重生,将有一个新的信仰来到人间。这当中人们要经历一次最后的检验,抛弃不道德的特质,并在新世界中担当先驱与引领。

在索罗亚斯德的预言中,人性是光明与道德的,而恶神阿力曼却要毁灭一切,因而产生了正邪并立的世界让人选择光明或是黑暗。因为肉体死亡后,灵魂将跨越一座桥,光明者上天堂,黑暗者下地狱。于是在交战中,一个被净化了的灵魂,将能在新的世界中圆融一体。

善恶的启示

现在住在古波斯土地上的人相信的不是索罗亚斯德的道理了,他们相信另一种说法,他们的“以恶制恶”的复仇想法带来了许多灾难,因为他们没有遵循索罗亚斯德的“以善抑制恶,让光明显露,让黑暗消失”的教诲。

在索罗亚斯德预言里,善恶不是理论论述或是表面行为,是高于人类社会的两股力量,人的一切表现只是在选择自己的方向。不是说非得照什么样的想法或行为才叫善,也不是非得如何才叫恶!因为从宇宙中正邪之战的高度上看,舍弃自己的一切不善的,将自己溶于光明的一边才是真的善。站到黑暗的一边就叫恶。

现代人从行为或动机来理解善与恶,很容易改变人对善与恶的标准。以行为来判断善恶,容易讲求立竿见影的小善行,流于表面形式;从动机来理解善恶,容易让人将不善的行为合理化,人各言殊。例如,争执的双方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主张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是善的,可是,争执的本身是善的吗?陷在争执的两方不都是当了“争执”的帮凶吗?因此,站在个人的角度很难理解善恶之理;站在人的思想的立场,也很难理清善与恶的本质。

因此,常人社会中的一些善的标准,是不够善的!例如,孝顺父母、忠于国家都算是善行,可是若是执著于此小善,而在正邪交战中,站到恶的一边去,那就是邪恶了!因为在社会上当个好人、行善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一个起点,善是构成层层宇宙中一切生命的一个基本特性,我们要同化于宇宙真理的善的特性,向那个境界的世界回归。

因此,我们对善恶之理若能有不断升华的认识,不执著于个人对真理的体悟,才能不被恶的力量击败,真正将自己溶于真理的光明中。

法轮大法揭示善恶的真理

现代把以前佛教中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作一种生活准则或常人中的道理,能做到固然好,做不到好像也没关系。是不是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字面上的意思或想法来理解这句话了呢?常人的伦理学与道德的论述都不能使人真正达到纯善的标准,甚至连基本的善行也不行!因为善恶之理不是人类的学问与教条。

如果真正用心寻求真理,我们就会深思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法轮大法的修炼中,不断地升华到不同层次中去,领会不同层次的法理。

前面描述的索罗亚斯德预言里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知道,善与恶的表现是超出常人境界的认识。人们对于衡量善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因此对于出现在今天一切正与邪的表现,便难以辨识。索罗亚斯德预言里谈到善与恶的交战,并不是神话故事,而是对今天的预言。

在正法中,我们可以从法上去向世人说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用浅白的语言,把正法的概念用各种人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说明。索罗亚斯德对正邪之争的预言只是一个可引用的例子。

因为我们都能体悟到,人应该明白做人的道理;人应该明白复仇、偏狭的心态会导致人类互相仇视、互相毁灭;人应该明白善恶有报、邪不胜正的道理;人应该慈悲与宽恕;人应该学习佛法、走入大法修炼。当世人的观念与心态转变了,他们才能从心里认识大法在中国遭受的迫害是邪恶至极的现象,他们才能在光明到来之时,摆脱黑暗的邪恶。

那么我们应该能够以我们高于常人的认识,向世人讲清真相。从根本上、本质上让世人明白邪恶的作用与大法洪传的威德。而这一切都和我们自己在修炼中修炼出的一切体现息息相关。唯有做到“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精进要旨》“佛性无漏”)的境界,才能以光明消融邪恶。正法中每一个粒子都是应该珍惜万分的,每一个粒子的表现也带动着其他粒子的运动,没有任何私心,在正法中维护着新的宇宙。

个人体会,请同修慈悲指正。


正见网转载。9/29/2001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