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素位而行 诚实尽责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君子应以忠厚诚实待人,不要暗藏心机;无论自己的职位高低和环境优劣,都应当正直无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份,宋朝名臣傅尧俞就是这样一位好人好官,我们神传文化中推崇的“素位而行,安份守己”的做人理念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傅尧俞,字钦之,宋朝济源人,自小刻苦聪慧,不到二十岁便中进士,官至中书侍郎。他为人忠厚、正直,同人交往没有城府,别人都不忍心欺负他,为官十分尽职尽责,坚持说真话,其德行操守一直受后人传颂。

嘉進末年,傅尧俞升任为监察御史。有一次,在皇城巡逻的士兵吴清诬告一富人杀了人,审讯后发现根本没有事实依据,官吏叫吴清前来解释清楚,但主管内侍的官员不让他来。傅尧俞对皇上说:“陛下怜惜吴清,但恐怕从此以后不能再听到外面的事情了。我认为不如把这件事交给外面处理,公开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并进行奖赏和惩罚,这样以后上报的事情都真实了,这就是增广视听的方法。如果放纵而不过问这事,进谗言的人就会肆意横行,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想求得治理好国家,行吗?”

当时有内侍官员和一些宠臣参与违法之事,傅尧俞认为这是皇上宠幸的过失,应当防微杜渐,所以都对这些人进行了弹劾。当时国家缺乏财物,傅尧俞上疏劝皇上应当节俭,削减费用,为天下人做出榜样,不耽误农时,不损害商人,这样国家自然会富裕。

英宗即位后,傅尧俞升任为起居舍人。英宗同皇太后同时处理政事,后来英宗生病,由皇太后一人处理。英宗的病痊愈了,可皇太后听信身边奸邪小人的谗言,迟迟不将政事还给英宗。傅尧俞为此多次上疏,请求皇太后以天下和公心为重,还政给英宗,并驱逐那些进谗言的小人。皇太后最后听了他的,还政英宗,并且驱逐了进谗言的任守忠。

傅尧俞后来升为右司谏、同知谏院。皇上非常礼遇他,他每次从东厢房走来,英宗都会向东倾身接待他,奏完事告退时,英宗大多目送他走远。他经常有善言进谏,经常纠正政事方面的过失,他在皇上面前议论事情,没有回避和隐晦,下朝后同别人谈话,也从来不骄傲自负或特殊。

一次议论政事时,英宗问傅尧俞为什么不谈谈蔡襄这个人,傅尧俞回答说:“如果蔡襄有罪,陛下为什么不自己用刑法处置他,怎么还用我来说?”英宗说:“我想要台谏官说话,作为公议来废黜他。”傅尧俞说:“如果从公议来说,我只看到蔡襄办理山陵的事情有功劳,没有看到他的罪过。我身为谏官,让我依皇上的旨意来谈论这件事,我不敢。”

皇上命令傅尧俞和赵瞻出使契丹,回来后,吕诲、吕大防、范纯仁都大臣都因进谏规劝皇上而被罢免,皇上想任傅尧俞为侍御史知杂事。傅尧俞上疏要求罢免离去,英宗当面挽留他,傅尧俞说:“吕诲等人已经被驱逐,我从道义上不该留下。”又第二次请求辞去,英宗很惊愕,说:“这样的话就真的不能挽留了。”就这样,傅尧俞被贬为和州知州。

从谏官一下子被降为知州,大家都认为不合适,心想傅尧俞肯定不会听从。结果傅尧俞一切照办,说:“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进言的职责,作为知州知道遵守法令罢了。”

到了后来,知州通判乘机问他:“你因为直言被贬斥到这里,为什么不提当御史时的事情?”傅尧俞说:“那时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怎么能够不说话呢?现在作为太守,应当宣扬朝廷的美德,如果喋喋不休的去追说昔日政事的缺漏,这和诽谤有什么不同?”

神宗即位后,傅尧俞被召回京城,宰相王安石和他原先就十分要好,王安石这时正要推行新法,但朝中反对的人太多,所以他想让傅尧俞支持他,借傅尧俞声望来平息纷争,并说如果傅尧俞支持他,他将授傅尧俞更高的官职。傅尧俞对他说:“新法世人认为不合适,果然是这样的话,就应当赶紧讨论这件事。我平生不喜欢欺瞒,所以敢于以实相告。”王安石为此而怨恨他,授他很小的官职,不久又让他出任河北转运使,而后的二年内,被在各地辗转改任了六次。但无论任他为什么官职,他都依旧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份。

在任徐州知州时,这里前任知州曾占用公家的钱,傅尧俞来到这里后,替他偿还那些钱,还没有还完又被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后来的知州给傅尧俞写信,让他还钱,过了一段时间才查明实际不是傅尧俞占用的,可傅尧俞一直都没有申辩。

在管理黎阳县仓草场时,州里的官吏经过县里,傅尧俞总是跟大家一起出来,礼节丝毫不含糊。知州不忍心,为他派了其他官吏出来接待,傅尧俞却不答应,说:“任官怎么能荒废它的职责。”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傅尧俞一定每天到仓库办理事务,在这里待了十年时间都是这样。

哲宗即位后,召回傅尧俞任为御史中丞。他上奏说:“人才有能干的有不能干的,如果让我补阙拾遗辅助皇上,指明校正过失来安定政务,举荐正直的人废弃枉法的人来端正大臣,我虽然没有才能,但怎会不尽力而为呢?如果让我窥探别人的隐私,挑剔别人的小毛病,这就不是我所能做的,它不是我的志愿。”御史张舜民因为论事而被罢免,皇上下令让傅尧俞再推荐一名御史,傅尧俞将诏书退还,请求留下张舜民。皇上不听从,要任傅尧俞为吏部侍郎,傅尧俞不答应,结果被贬为陈州知州。不久又官复原职。

元進六年,傅尧俞去世,官至中书侍郎。哲宗和太皇太后驾临哭悼,太皇太后对辅佐的大臣说:“傅侍郎清廉正直的气节,始终如一,真是金玉君子啊。我刚想任其为宰相,他却突然去世了。”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献简”。

傅尧俞的德行和操守被很多人所称颂,司马光就曾对邵雍说:“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德行,是人难以兼备的,我对于傅尧俞非常钦佩。”邵雍说:“傅尧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激进,敢言却温和,这真是难得啊!”

傅尧俞被从谏官贬为知州时,他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中庸》里的一句话,《中庸》里谈到:“君子依照自己平素的地位而行事,不羡慕本份以外的事情。平素富贵,那就依富贵的地位行事;平素贫贱,那就依贫贱的地位行事;平素居处夷狄之境,那就依夷狄的处境行事;平素处于患难境地的,就依患难的境地行事。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可以怡然自乐。自己居于上位,不会欺凌居于下位者;自己居于下位,不会高攀居于上位者。端正自己而不苛求于别人,就没有怨恨了。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人。所以,君子居处平安的地位以顺从天命,而小人却铤而走险以追求非份的东西。”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