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访谈参与伦敦反酷刑展的法轮功学员(译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爱德华根本不想制作老虎凳。七月十八日站在树荫下观看在伦敦举行的酷刑展,回想到制作酷刑道具的过程时,他几乎落泪。老虎凳是江氏集团用来强制法轮功学员放弃他们对真、善、忍信仰的多种残酷手段之一。因为了解到经由他的协助能让在国会大厦外的展示顺利進行和揭露邪恶害的本质,爱德华克服了沉重的心情完成了这种怕的工具。

这位居住在英国的中国学员指出,实际上这种被称为“老虎凳”的恶名昭彰的酷刑工具在中国是被共产党政权所禁止的。我们曾经听过共产党讉责前国民党政府是利用这种工具折磨人民。我不知道它会造成何种痛苦,讽刺的是他们现在也使用相同的手段来折磨其他的人。

老虎凳是本次展示所使用的十种酷刑道具之一,搭配演员及舞台表演在中国的真实迫害。在首都这个忙碌的夏日里,酷刑展是相当震撼的,吸引了很多观光客静静的伫足感受这个展示和展板所传逹的驚恐信息。

爱德华描述了老虎凳的用途。它是一种细长型的凳子,受刑人坐在上头双脚必需伸直;椅背是垂直的,使受刑人背部平行的紧贴住它。“人们被长时间的绑在上头,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然后它们再将砖块放在被害者的小腿下,让他们的膝盖悬空,再用棍子使劲往下压来制造疼痛。在亲自试坐后并且考虑到展示中扮演受害者的人,爱德华在设计上做了修正。“我看了一些照片做了一张直立式的靠背。最初我做的是垂直型的椅背,我只试坐了几分钟就觉得很痛苦,真的很恐怖!我想我们的目地是展示这些工具,而不是造成我们自己的痛苦,所以我做了修正,稍微调整了椅背的角度。”

就爱德华而言,制作这些酷刑工具不仅是对自身的挑战,他在那一天也同时扮演狱警的角色。对于一个敏感和慈悲的人,要扮演这些折磨、毒打着成千上万的法轮功学员,并造成一千多人经证实被迫害致死的恶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扮演警察让我感到十分犹豫,这对我而言是很痛苦的。但我必须告诉世人发生了什么事,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呈现事实。”

要了解公安的心理,并不只是像扮演一副凶恶的表情那么简单。对艾德华来说,迫害最恐怖的部分不在于愤怒或敌意,而是一种更加冷血的邪恶。「我回想起我去年看到公安对人们施以酷刑的一些图片,我看到那些公安真是冷血,它们做起那些事来好像是例行公事。把人们绑起来,殴打他们,完全没有感情。中国政权把这些公安变成对人们施以酷刑的工具。我内心感到非常恐怖。当这些邪恶的人用酷刑迫害你时,脸上不一定要表现出恐怖的表情。当他们的正念被移除时,他们没有良知而且毫无感情。这是最恐怖的事。当你看他们的内心深处,它们的灵魂已经是空的。这表示这个政权是迫害每个人。藉由煽动仇恨及控制人们的思想,它们正毁去人们善良的基本信念。藉由演出酷刑手段,我们要人们知道正在中国发生的事、协助中国法轮功学员,并停止这场残酷的迫害。」

还有另一个扮演不好冷酷无情公安的理由。他发现当他看见扮演受难者同修,因为被正在中国发生的这项演出的真实面所勾起的回忆而默默流泪时,就很难控制自己。「我看见一位扮演受酷刑的学员,稍后坐下来哭泣。这使她想起在中国发生的事。就像包(Bao),他的姊姊仍在那儿,在牢里。另外有一位学员也哭了。但我必须把持自己、控制自己,不露出感情。这很困难,因为我必须扮演这个角色。」

他周围学员所展现的无比忍耐力也使他感动。看见一位学员示范指尖被插入尖锐竹签的酷刑,他感到担心而且感动。「她在那儿已经3小时了,我相当感动。我必须以一种伪装的表情走向她,事实上我很关心她及其他学员,也担心她。我们的目的不是造成任何痛苦而只是要显示出正在发生什么事,我很担心学员这样做这么长时间而没有休息。我们并不想要受苦,但任何人即使仅是这样坐在那里这么长时间而没有休息,也是一种相当艰难的过程。」

对艾德华而言,当他看到大众的回应是如此的有力而且支持,一切艰难及苦难都是值得。「有这么多人真正在问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这么多人在请愿书上签名。我感到很高兴世界上有这们多人真正关心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这些形式的酷刑所产生的痛苦是无法想像的。这些展示只是法轮功学员在中国所受的极端痛苦的惊鸿一瞥。在这场迫害中,不只是法轮功学员是受害者,无数被洗脑及威胁要违背良知,去迫害及以酷刑对待它们同胞的公安、警察及其他人,也是受害者。谈到有关做坏事会累积业力,将来必须以遭受痛苦偿还这一点,艾德华说:「我认为无论是谁首先发明这种老虎凳的,会为自己带来很多业力。」但愿使用这种恐怖酷刑对付学员的人,也能了解这项原则,并听从它们的良知。

* * *

Here is the article in English language:
http://en.clearharmony.net/articles/a21147-article.html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