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周敬王十年,刘文公和苌弘想大规模扩建成周(地名)作为周的都城,为此,特地通告晋国,以求援助。晋国当时正是魏献子主持国政,他很欣赏苌弘,就答应了他,并打算会合诸侯,一起把成周建成都城。
卫国大夫彪傒正好到周王室办事,听到这件事,便谒见单穆公说:“苌弘和刘文公大概会不得好死吧?周诗中有这样的歌词:‘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也就是说,上天要支持的,谁也毁坏不了;上天要毁灭的,谁也抵挡不住。当年武王击败殷纣,就作了这首诗,用来作为‘饫礼’之歌,给它取名叫‘支’,把它留给后人,以为永远之借鉴。
听着这歌曲,天天都戒慎恐惧着,大概武王作此诗歌就是要教导人民警戒自重吧!既然如此,则此‘支’诗中所说的,一定是完全领会了上天的意图了。要不然,绝不足以遗教于后人。如今,苌弘、刘文公要支撑上天所要毁灭的,不也太困难了吗?水火要毁灭的,尚且不可救援,何况是天要毁灭的呢?民谚说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说,从善而兴,难如登山;从恶而亡,快如滑坡。
当年孔甲乱禹王之成法,四世而夏亡;商契勤身修德以治国,经过十四世的努力才得以兴起。帝甲又乱商之纲纪,只过了七世,商就亡了;后稷勤身修德以治周,经过十五世的努力才告成功。
天道一向是支持可行的而排斥不可行的。苌弘却背道而驰,还以此来蒙骗迷惑刘文公,使他不察而助纣为虐!因此,犯了三条必然导致灾祸的错误:违抗天意,此其一;背道而行,此其二;欺瞒他人,此其三。周要是不亡,苌弘一定被周王所杀。即便是魏献子,也要遭殃。
如果上天保佑,只是他自己倒楣而不祸及子孙,那就算是福气了。至于刘文公,子孙肯定遭祸。他们这几位先生,抛弃常法,不走正道,想干啥就干啥,更甚者,居然想用投机取巧的办法,躲过天谴,靠驱役百姓扩建都城来为自己沽名钓誉,灾祸大得很哪!”
这年,魏献子会合各诸侯国的大夫,先在狄泉集合,然后又到大陆(晋国之泽)去放火烧荒打猎,结果自己被火烧死了。到范氏、中行氏在晋国叛乱时,因苌弘参与其事,遭到晋国征讨,晋大夫叔向施反间计,周敬王信了谗言就在公元前492年把他杀了。到周定王时,刘氏家族也终于败亡。
本项记载,说明了天象变化与人事更迭的密切关系,祸福俱由天定,天不可违,民不可欺,天象变化主导一切,人得配合天意行事。“天人合一”是神传的宇宙观。逆天而行之人,没有好下场的!历史殷鉴不远,邪共战天斗地的歪论能得逞吗?
(取材自《国语.周语下》)
* * *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